爱玩旅游网

手机站

扫描二维码
查询订单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紫阳真人宫道观

紫阳真人宫道观

景区地址:安康市紫阳县城汉江南岸查看地图

免费

  • 紫阳真人宫道观
  • 紫阳真人宫道观
真人宫宫道观位于县城南岸,距县城最近的旅游景点。

今日天气:

正在获取,请稍后...

    营业时间:

    00:00:00-00:00:00

    景区标签:

    预订须知

      真人宫宫道观位于县城南岸,距县城最近的旅游景点。面积320公顷,纵深4公里,景区内植被丰富,气候宜人,有几百种亚热带植物,是安康地区最大的植物基因库。

      仙人洞是道教南派创始人张平叔修炼之处,因张平叔号紫阳,紫阳县名由此而来。张平叔生活在北宋年间,原是浙江一名县令,因一句玩笑使其奴坤自尽,悔恨不已,被判充军,后遇道人点化人道,云游至此,见此处山高林密,水流潺潺,实为修炼佳地,遂凿洞面壁,修炼内丹,著有《悟真篇》等南派道教艺术著作,奠定了南派道教的理论基础,开现代内功之先河,人称紫阳真人,正式恢复道教活动经省宗教局批准,在现址修建了气势恢宏的真人宫。

      真人宫内供奉着真武大帝、太上老君、药王爷等神像,这里风景秀丽、环境优雅,每年庙会节期间,香客不断,游入如织,热闹非凡,正是“真人得道乘风去,游客慕名过江来”。

      据紫阳县志记载:张伯瑞字平叔,北宋进士,浙江临海人。通三教典籍及刑法、书算、医卜、战阵、天文、地理、吉凶死亡之术。曾因累坐充军岭南。熙宁二年(1096)随成都知府陆介夫自桂林转成都,在成都遇异人刘海蟾授以金丹药物火候之诀,“指流知源,语一悟百”,改名用成,号紫阳,成为游方道士。离蜀经荆南入陕,来到今紫阳县城隔江对岸,但见翁山秀拔,汉水纡绕,山石峥嵘,树高林密,风景如画,实为炼丹悟道佳地,便在此一临江山洞开始从事炼丹悟道著书立说活动。著有《悟真篇》和《玉清金笥青华 秘文金宝内炼丹诀》(简称《青华秘文》、《长生要义》和《金丹四百字解》)内丹学著作。并收入《道藏》传世,海内外享有盛名。由于他的内丹学主张与全真教的主张不谋而合,所以后世把他归入全真教,尊他为南宗始祖,把他修炼的山洞称为“紫阳洞”或“仙人洞”,洞前之滩称“紫阳滩”,洞后之沟称“紫阳沟”。明正德五年(1510)朝廷设“紫阳堡”,二年后升为”紫阳县”,用其道号作为县名。并相继派生出“紫阳茶”“紫阳板石”“紫阳民歌”“紫阳金钱桔”等专用名称。张真人云游四方,继续阐发其内丹理论,并造成巨大影响。元丰五年(1082)在临海百步岭溪中坐化,住世98年。

      清雍正十一年(1733),清廷敕封他为“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”。由于紫阳真人在此修炼期间,朝来夕往,行影无踪,人们相传其已脱凡成仙,于是修庙绘像,作神仙供奉。历代许多游人文士,吟诗作赋,刻碑纪念。

      元代杨英曾题诗《紫阳阁》:“碧瓦朱甍动紫烟,清风吹袂渺翩翩。梦回九得三生事,梅落黄尘十六年。”另有一首古诗曰:“壶酒寻真去,仙踪一径观。径迷遥草秀,洞隐碧潭寒。抬鹤云还锁,听猿月正圆。欲超尘外劫,何处觅金丹。”在“紫阳沟”至今还存有大量石刻,其中有明代潘大铖摩崖石碣:石径藤萝古洞天,松风竹月任年年。游人莫道神仙远,我肯回头我亦仙。

      明代后期洞垮景毁,一度冷落。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8)县知事张志超掘石疏泉,结楼构阁,重现“仙人洞”风光,直至建国初期。

      后因建设襄渝铁路鹤安康水电站,原洞或毁或淹。后为保护道教文化遗产,重新修建了真人宫道观,并搜集整理了大量石雕石刻。恢复了正常的道教活动。现任道长冯兴钊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员、陕西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、英国道教协会名誉会长。每逢节假或庙会期间,远近游人,络绎不绝,成为人们休闲观光凭栏怀古宗教祭祀的胜地。

    交通路线

      景区地址: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汉江南岸

      乘车线路:在紫阳县城可租车前往,或乘船10分钟左右可达


    问大家

    相关文章

    为什么选择爱玩旅游网

        覆盖本省景区拼团价格帮您省钱,实惠!

        预订无忧免费预定,景区付款,方便

        服务保证7*24小时客服电话,贴心!

    热门推荐

    关注爱玩旅游网
    返回顶部